中国二冶是沐浴着新中国初升太阳成长起来的一支冶建劲旅,上世纪五十年代,它为中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包钢的建设,贡献热血豪情。在草原晨曲的旋律中,纵横驰骋策马旷野,在辽阔壮美的山川里,肩负使命绽放荣光。六十八载春华秋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如今的中国二冶以“四梁八柱”为业务板块,发展成为以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和新型产业为构架的具有“四特四甲”资质的国有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是一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建设大军。
践行初心使命 激活基因 守正出新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从国家“一五计划”起始,近七十年来,中国二冶秉持冶金报国的雄心壮志,参加和见证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以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和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写就了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辉煌业绩。
▲二冶建设者完成包钢全体系建设,在荒滩上筑起草原钢城
1954年,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坐标,定格在了被称为“有鹿的地方”。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草原千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
歌声飞旋,时间回溯,历史指针指向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二冶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包头,同当地各族群众一起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出色地完成了包钢全体系建设,在荒滩上筑起草原钢城,书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在大国建造的丰碑上,镌刻出冶建人的铮铮风骨。
▲中国二冶承建的包钢一号高炉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建成,是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自动化大型高炉
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二冶建设者以超常的速度,提前一年建成当时中国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包钢,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从此,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结束。包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内蒙古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
▲1969年8月5日,国务院批复天津铁厂选址河北涉县,冶金部二冶抽调6000余名干部职工挺进太行深处承建国家重点工程——“6985”(天津铁厂),后该部组建为冶金部二十冶
▲1971年至1975年,首都钢铁公司扩建工程。二冶在首钢迁安铁矿施工约2000余名干部职工成建制调入首都钢铁公司
▲1977年5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和冶金工业部联合发文,将二冶一半人员计11571人调往唐山参加灾后重建,后该部组建为冶金部二十二冶
20世纪70年代,经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批示,国家决定从日本和西德引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轧钢技术,并将这一项目放到武钢,这就是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二冶承担了热轧步进式加热炉、立辊轧机、粗轧机及液压、润滑管道等设备、管道的安装工作,并成功完成了吊装当时国内尺寸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轧机牌坊的任务,打响了第一牌坊吊装的“漂亮仗”。
▲武钢工程
二冶人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持“冶金强国”的伟大梦想,先后承担了包钢、宝钢、武钢、首钢、太钢、鞍钢、新疆八一钢铁等几十个大型冶金、有色、矿山工程,足迹遍及全国,为新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包钢工程
而今,迈向新发展征程,中国二冶在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中,继续高扬冶金报国的鲜艳战旗,坚持“立足草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争创一流”的拓展导向,向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冶金建设全新领域持续发力,开辟了巩固与提升良性互动,传统与新创多点开花的崭新局面,并大举进军多元工业领域,向着有色、矿山、化工、水利、水电等多种条线,全力迸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全产业链技术整合优势,在传承与奋进中,充分展现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强劲实力和使命担当。
坚持改革创新 奋勇搏击 赋能增效
行至半山不止步,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中国五矿及中国中冶重要骨干子企业,中国二冶坚决扛起使命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集团部署要求,正视外部压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落实“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发挥核心优势,在“四梁八柱”业务板块升级版发展思路指引下,坚守建筑施工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公路与桥梁、地下综合管廊、装备制造、环境与新能源、房地产开发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大力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培育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朝着中冶“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呼和浩特东客站北广场及地下综合体工程
近年来,中国二冶紧跟国家脚步,投身市场化竞争,全面融入服务内蒙古、京津冀、山东、甘肃、陕西、安徽、湖南、广东、成渝等发展战略,始终以奋斗者、攻坚者的姿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还援建和承建了蒙古国、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伊拉克、俄罗斯等国的大型工业、铁路、水利和市政、民用工程。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是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曲线斜拉桥,该工程荣登央视《大国建造》《创新进行时》栏目
特别是近年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建、中国二冶承建的蒙古国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蒙古国Tsagaan Suvarga铜钼选矿厂项目、蒙古国图拉河畔云端城堡一期项目、蒙古国“丝绸之路”高档住宅小区项目、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丹巴达尔扎供热厂项目,获得了高度认可,并取得蒙古国“双特双一”的施工总承包资质以及中国中冶海外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授权。
▲作为中国中冶旗下首家拥有GA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质证书的子公司,中国二冶承建的包钢白云西矿铁精矿浆和供水管道工程,全长145.78公里,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矿浆管道输送工程
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锤炼了中国二冶的专业特色,以精益管理、品质履约塑强专业品牌,锻造了一支有召必应、敢打必胜的二冶铁军。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冶金建设行业优秀施工企业,多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和全国优秀建筑企业,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首批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级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龙头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中国二冶主编的《矿浆管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和《钢结构焊接规范》成为国家标准。
▲陕西西安地铁15号线工程
这是搏击市场、潮头扬帆的信心。从艰苦创业到塑强内核,中国二冶始终把“将专业做到极致”作为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命题,向着基本建设的广阔天地纵横驰骋,快马加鞭。站在“专精特新”新发展起点,勇挑“稳增长”重任,高位谋划战略路径,在“破茧成蝶”中不断凝聚思想共识,致力做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发展引领者,绿色化、数字化创新发展先行者,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发展推动者。
▲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新校区工程
这是行于坚实、求于实效的斗志。中国二冶始终将资质升级作为打开市场突破口、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整合优质资源,精准把握申报时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四特四甲”资质企业,资质专业类别达27项,资质等级水平和涵盖范围跃入全国建筑行业先进水平,构筑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
▲甘肃定临高速公路工程
这是优质履约、创新创效的恒心。中国二冶坚持“共建一流项目 合创品牌价值”经营理念和“法人管项目 信息化管理 持续性改进 相关方满意”的项目管控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意识、项目管理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科技赋能水平,持续塑强企业竞争优势;聚焦精细化管理,优化价值创造体系,提升节流创效意识,力争人均效能最大化,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坚定文化自信 勠力同心 再攀高峰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中国二冶在传承企业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和汲取先进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提炼,提出了“诚·合”主流企业文化新理念,凝聚思想共识,推进文化管理,塑强文化优势,坚持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营造争先氛围,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开创文化引领发展的新局面。
▲“讲政治、守纪律、强作风”主题党课暨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宣讲会
强化作风建设,激发担当作为。在公司两级机关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组织效能释放,持续规范行为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打造过硬两级领导干部队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扣事业“聚力”,以走基层、转作风、强服务,切实解决基层发展难题,不断优化党建责任制考核机制,建立完善联系服务基层系列有效做法,切实为基层做好指导服务。
▲中国二冶企业展厅
厚植文化根基,熔铸发展之魂。编制《中国二冶企业文化理念手册》《中国二冶施工现场品牌形象识别手册》《党建领航 奋进伟大新时代——中国二冶集团改革发展成果集》文化专刊,发布企业专题片,全面升级企业展厅,弘扬企业文化品格,将文化基因融入生产经营,深入基层一线,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激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全员创新创效活力。扎实开展形势宣传、政策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全方位展示企业改革发展成就,引导广大职工投身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
▲企业文化活动
打造特色活动,凝聚奋进合力。中国二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在关心重点人群上求实效,对困难职工开展大病援助,以更实举措关爱服务职工;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和途径,拓展职工建言献策渠道,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团结稳定发展氛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在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关键时期发挥着央企的顶梁柱作用,用精品工程和央企爱心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
▲抢险救灾
面向未来,中国二冶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以专业建造马踏四方,不断成就“建证”美好时代的闪亮坐标。按照“一个中心,两翼协同,三大保障、四个特级资质协调发展”的“十四五”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精、深、实、牢”管理精髓要义,持续将文化建设融入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和体系制度,全力锻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实现“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新征程上,同心绘就“美好二冶”凯歌以行的宏伟蓝图,努力开创中国二冶高质量稳健发展新局面!
(中国二冶 王畅)
(编辑:王星)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2024年新澳彩开奖结果(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68719660。